Skip to content
Words
2205 字
Reading Time
9 分钟

注:

  • 这篇记录了和网约车司机 (滴滴司机) 的交谈,包括对当时场景的尽量还原和自己当时对于相关内容的认识;我没有录音,通常也不会一下车就记下所有内容,因此任何具体的数字可能都有所偏差,只能表达大致范围;
  • 全程使用中文记录,原因是有些交流内容目前用英文无法表述准确,这会影响日后对材料的分析;
  • 我没有社会人类学的基础,只是试着从非常简单的逻辑和常识出发进行推导,日后有能力了希望能对于所有材料有更进一步的分析。

记录之前

我从24年7月开始在北京百度做科研实习,为了省钱租了回龙观区域内的一间卧室。公司并不强制实习生到点到岗打卡,如果刻意避开早高峰可以节省将近10元打车费 (9:00~10:00 打车需要25~30元, 而10:00~10:30 打车在 21 元左右, 最晚 10:45 打车只需要 16.8 元,如果加上平台补贴红包 ———— 尽管我使用平台红包后没办法打到车 ———— 只需要11.8元),晚上10点后打车公司报销,所以早晚通勤我通常会选择打车,这给了我机会和司机师傅们交流。打车需要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 (高峰时间段大概20分钟),时间并不长,基本没有办法和司机师傅有深入交流,通常会在快进入问题核心时戛然而止,到站下车。

我和师傅们交流的动机并不单纯。一开始是想要锻炼和陌生人闲聊的能力,而后了解到自家公司出了无人驾驶车,想要记录下网约车司机的反映和感受来作为“时代的印记” (然后提供给公司作为来源传统市场的一手材料,这个想法当然非常幼稚) 。可一旦和师傅们聊天,接触到他们真实的生活,会发现带着这些目的的自己很“装”很“假”。在这种“装”和“假”下,留意的听,刻意的想,随意的记,无意的说,对于那些他们真实生活里的疼痛,都有些不负责任。再加上自己没有理论分析的基础,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一些出车的基本问题比如北京双证和查处罚款, 划区派车, 油车电车差异 等等都不理解。后来索性放松了 ———— 反正也分析不出来什么东西,干脆只是听他们讲,一点一点弄清楚问题,看逻辑能把我引导向什么地方去。

于是我终于从空中摔落到地,慢慢一点一点累积和思考了。

从时长问起

“师傅我看现在挺晚的,快十一点了,您还没休息啊?” 这是我通常开启闲聊的问题。我住的比较偏,即便是晚上十点 (公司开始报销时间点) 准时打车,通常也需要四十到五十分钟才能顺利打到车。师傅们的回答会根据他们的工作习惯划分为白班司机和夜班司机。

白班师傅们一般住在丰台或是通州,最关键的原因是便宜。“丰台有农民自盖房,一个大院,一个隔间是厕所,一个隔间是厨房,旁边都是租给我们的。我们租一张床,一个柜子",一个月在600到800元之间;而通州由于接壤河北,房屋租金更接近河北的价格。为了接上早高峰,师傅们基本会选择早上六七点出门,一直干到十点多休息(这段期间部分人会回家给孩子老人做饭休息);下午三四点再接着干,到晚上十一点多收车准备回家,通常会在十二点到两点之间到家。中午的休息并不完全出于身体的疲惫,更多是因为单量少[^1]。同时这段期间单价十分便宜,一位师傅曾抱怨说 “刨去油钱,二十分钟跑一单才赚几块钱”。这话或许有部分夸张,不过根据自己的打车经验,在中午打车相比高峰时间段会便宜接近40%,平台扣除比例并基本不会变动,由此推算师傅们赚钱量确实会少很多。

夜班师傅通常会住在机场或是火车站附近,通常会在晚上八九点出门,那时会有比较多的乘客落地,接上大单(一两百元)后,时间早的话会回去再接一单 (这时有较大可能会空车),而更多的会根据平台派单随意接单。根据估算和与师傅们的交谈,夜班师傅每天挣的会比白班师傅们少一些[^2],

也有少量师傅们是兼职做网约车司机。他们通常在晚上六七点下班,干网约车到晚上十一点收车结束,单看收益在一两百之间,基本都表示“挣个油钱”。

[1] 这里需要进一步细化,单量少是没有单吗,频次多少?尽管平台有规定在线时长,会考虑收车吗?多次收车出车会有什么影响?———— 这些应该看相关规章制度也可以看见,但搜索时没有搜索到 [2] 这里需要细化到具体金额(即便只是较少个体案例),并且和单价

平台“把人骗进来”,拿不到红包,但“别的都做不动了,只能靠着它”

为什么进来?为什么不出去?

Contributors

The avatar of contributor named as Hua Tang Hua Tang

File History

Written by Normal Person